被海浪冲刷上岸的塑料瓶、塑料袋和吸管是人类社会沉迷塑料制品最显著的标志,这正为环境敲响着丧钟。但根据美国媒体5月5日报道,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发现,塑料污染的另一个普遍来源就藏在我们的衣服里,而且它更难被清理。
原来我们日常穿着的大部分服饰包含人造纤维,比如聚酯纤维和尼龙,这些人造纤维通常由细微的塑料纤维编织而成。吸汗性能良好的弹性运动服、具有防雨功能的服饰、羊毛衫,甚至是更为普遍的T恤、牛仔裤和连衣裙,都包含棉质混合纤维。这些服饰是衣橱里的常见物,因为它们经久耐用、成本低廉。
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塑料纤维对环境构成了艰巨的挑战。当这些纤维从衣服上脱落时,最终会进入海洋,并被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吸收。
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莎拉·珍妮·罗伊尔称:“这就是被我们忽视的微型塑料污染,它是看不见的,但却无处不在。”
“我们在北极、南极、山顶甚至是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都可以采集到相关的样本。”
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这种微型塑料污染就发生在我们洗衣服的时候。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洗一次衣服可以释放70万个微型纤维,大约等于一包口香糖的面积。
洗衣过程中释放的微型塑料纤维颗粒,尺寸只有5毫米,甚至更小。不同于塑料瓶或是糖果外包装,它可以避开污水处理厂的过滤器,被直接排放。
海洋保护协会的副主席艾米丽·沃格姆称:“一旦这些微型纤维进入自然环境,我们不可能过滤整个海洋。”
目前,最大的未知数在于到底有多少微型塑料渗透到了我们的环境中?
对于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制品量,最为普遍接受的数据是万吨,而其中微型塑料纤维占万吨。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在流入海洋的微型塑料中,有35%来自纺织品,是微型塑料污染的第一大来源。在其之后,分别是汽车轮胎(28%)、城市粉尘(27%)、路标(7%)、船舶油漆(3.7%)、个人洗护产品(2%)和塑料颗粒使用(0.3%)。
微型塑料纤维需要被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