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广州CBD。图/Flickr
文/张家明
短短几年里,广州的城市地位遭到了好几轮质疑。互联网创业浪潮来了,广州不慌不忙,首次被开除出一线城市;年初楼市大涨,广州涨价慢了点,再次被吃瓜群众开除;年10月,“北上深杭”纪念邮票推出,又有人说“广州地位不保”了。
广东人很喜欢说一句话:有什么大风大浪,我们没见过?地理上,每年有两至三个台风直扑广东,是全国经历过最多大风的地区;历史上,广东自晚清以来就是改革先锋,改革开放后更是“先走一步”的探索者,再大的浪都经历过了。今天广州遇到的嘲讽或质疑,小儿科罢了。
改革开放的短短四十年间,深圳从小渔村到如今的“中国硅谷”。图/KPF
年,《新周刊》第期就已经提到广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但它会以“广东方式”来应对压力和挑战:“全国的万马奔腾令江浙省份和一些明星城市分享了原本罩在广东头上的光环,广东人不馁、着急,却不真的努着劲来攀比和斗气,依然故我的是自己的建设与生活节奏。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也不会失掉对尘世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然而,就算广州不争虚名,大把城市正在像自媒体营销号刷10万+、娱乐圈明星走戛纳红毯一样,快步流星地赶上来。
杭州无疑是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图/视觉中国
比数据?广东有两个妥妥的“一线城市”
年4月,第一财经搞了一个“新一线城市研究所”,除了继续将北上广深列为一线城市,还宣布了15个“新一线”城市。上个月,民生金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也提出,中国至少需要8个一线城市,除了北上广深以外,天津、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西安、苏州、合肥等9个城市有望成为“新一线城市”。
好玩的是,6月份一财公布《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合肥名列“二线城市”,当地媒体很自豪地写了一个新闻《合肥:今天起,请叫我二线城市!》。问题来了,现在该叫合肥几线城市?
年,第一财经版“新一线”城市。
玩概念是玩不过人家了,还是数据说话吧。
年1—6月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的GDP排名,前三名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北上广,深圳和天津紧随其后,都是万亿以上或接近万亿的城市。至于成都、武汉、杭州等明星城市,半年度GDP还处于—亿的量级,哪一个敢说自己是一线城市,其他几个都不同意。
而在人均GDP上,五大城市中最高的是深圳和广州,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深圳今年的经济表现有目共睹,据预测,深圳全年GDP可达到亿元,可能将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第三城”。
即便如此,中国的一线城市格局也就是从“北上广深”变成了“北上深广”,广东还是坐拥两个一线城市,且它们都在一小时经济圈内。
更重要的是,环广州或环深圳的一小时经济圈内,广东还有一大批明星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图/Croquant
摆实力?广东既适合生活,也适合创业
要说广州在城市性格上有什么问题,也许就是太谦虚啦!
媒体人、美食家沈宏非曾拿广州和上海作过一次精彩的对比:“广州特别实在,但是有点实在得过头了,广州明明是一个一线城市,但是太谦虚,愣是把自己往一个二线城市走;上海就有点太虚了,明明是一个中国城市,愣要假装是国际城市,我觉得他们都走极端了。”
环视四周,珠三角的大部分城市都很像广州老城区(深圳更像香港),它们也许没有高楼林立的都市范儿,也没有赛博朋克的夜景,看上去还有点土土的感觉,但个个都是世界级的生产基地。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局部)。图/人民日报
10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榜单,前十大小镇中,广东和江苏分别占了5席,而前五十个小镇中,珠三角占了20个。佛山狮山的整车和汽配,广州新塘的牛仔裤,东莞虎门的服装,佛山北滘的家电,东莞长安的模具,市场影响力都是全球性的。
过去五年间,这些小镇引进了多家世界强企业的生产基地,率先完成了产业升级,进一步布局全球市场,影响力还会继续扩大。你在国内外乘坐的汽车、穿的衣服、用的家电、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有来自广东的产品。
佛山。年9月,广州、佛山两地政府联合印发《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年)》,首次提出广佛同城化的总体定位:“十三五”期间,广佛区域建设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图/视觉中国
即便是科技园区,广州也显得很朴实。其他一线城市的科技园区都建设得非常高大上,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