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能在牛仔裤的标签上看到DENIM的字样,这指的就是牛仔裤的原料丹宁布。今天介绍的就是最经典的靛蓝牛仔裤织成丹宁布的过程~
棉花原料
每一条牛仔裤都起源于野外种植采集的棉花。
采收下来的棉花要经过彻底的清洁过滤掉杂质,避免制作成牛仔裤时还有梗或者种子的残留。
轧棉环节
成捆的原棉大包被送进轧棉机里,轧棉机会把纤维弄松并移除掉梗和叶子,这一部分的流程在《枕头的制作》中有详细介绍。
棉束经过14小时的循环风吹,去除掉残留的杂质,如果棉花中还有杂质会使丹宁布的颜色不均匀,甚至在织布时造成棉线的断裂。
市场规律就是棉花越干净,级别越高,价格也越贵。
纺线环节
要把棉花变成布料,首先要把它纺成细线。之前在《草泥马的毛线制作》一文中讲过如何纺线,过程非常接近。
棉花纤维经过梳棉形成棉网后,再捻成粗股的棉条。
棉条还需要经过捻线、绕线和卷纱。
接着装到纺纱机中,在此拉伸纺成细纱。
工业用的纺线马达转速可以到每分钟7万转,速度堪比喷射机引擎...拉动松散的纤维,将其紧紧捻成细纱,经过这样的处理3厘米的棉条可以纺成3米长的细线。
接着细纱被卷在线轴上,个线轴放一起去染色。
染色环节
在染色前,纱线还需要先浸泡过氢氧化钠去除棉花上的天然蜡和油,好让染色更加均匀,这里发生的反应可以参见《肥皂的制造》。
现在将细纱加进靛蓝染料里,看起来像一缸蓝莓果酱...埃及法老用木兰植物提炼燃料为皇室服饰染色,现在用的都是合成染料。
经过浸泡干燥处理后,就要送入超快梭织机纺布了~
织布环节
传统丹宁布由靛蓝色纱和白纱混织而成,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并且能做出触感更为柔软的牛仔裤。
丹宁布通常会先做预缩处理再进行缝制,否则会很容易缩水。
来看慢动作...纵向的是靛蓝色纱线,仔细看能看到一根白色纱线横向通过织布机。
丹宁布收集起来之后还要继续进行蒸汽处理。
把丹宁布弄湿之后再通过压缩滚筒把纱线挤压得更为紧实,接着用蒸汽把布料烘干,滚筒持续移动布料,让布的两面均匀受热,保持干燥的速度都一致,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变形或起皱。
经过这番折腾之后,布料还需要最后一道火焰的考验。要用火迅速燎一下布料,烧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绒毛。
通过火烧后,布匹就可以送到工厂或作坊进行衣物的制作了。小可爱们,明天再写牛仔衣服的缝制过程咯~
等等!Cast还有话说
早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丹宁布,但流行起来却是年后的年的加州淘金潮中,由于能做成耐磨耐穿的牛仔裤,才令淘金者们趋之若鹜。再到现在演变成最能代表「美国特色」的经典代表。在早年间的电影《天生一对》里Hallie就常穿牛仔服,一看就是生长在美国的,到《王牌特工2黄金圈》中美国特工也基本都是穿的牛仔裤。
Discover的资料里说美国人均拥有7条牛仔裤...这都和世界接轨了,小可爱你有几条呀?
你的赞赏是我继续的动力
(安卓用户需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