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将用上饭皖潇湘晨报

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协同发力,安徽正在两大经济带——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中力促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人民群众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正不断提升。

公园变身“城市净水器”

1月21日,记者站在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的观景台,只见湖面波光粼粼,与岸边的红杉林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三两游客闲庭信步,拍照打卡。公园其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生态净水。

江东水生态公园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西部,临近长江,也是中水回用活水示范项目。

江东水生态公园相关人士表示:与普通的污水处理不同,该公园是一个用技术手段打造的生态净水系统。据介绍,建成的一期江东水生态公园每天可处理4万吨尾水。尾水先流过潜流人工湿地与强化处理湿地,经填料吸附和微生物生化逐级净化,再汇入生态稳定塘,再流出时,水质已从原来的劣五类提升为准四类。其中,生态稳定塘仿照自然湖泊湿地而建,通过食物链来维持“水清气净”的“生态景观”水体。

水中有浮游动物吞食蓝藻、有机颗粒和菌类,有矮型苦草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释放氧气,还有鱼类等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最终将水体污染物转化为生物蛋白。

“通过‘一园两用’,在提升城市水生态景观的同时,也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避免朱家桥污水处理厂尾水直排长江产生不利影响,发挥生态效应。”上述人士表示。

“饭皖”端给北京冬奥会

吸管、水杯、餐盒,甚至是内衣、牛仔裤,你相信这些日常用品都是用玉米做成的吗?1月22日,在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从一次性餐具到口杯、塑料袋,再到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生物新材料正在重新定义着“绿色”,重新“打磨”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世界。

“这两款餐盒,我们将供应给年北京冬奥会。”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松表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注意到,两款白色餐盒看起来和普通餐盒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它们是由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制作而成。

据悉,去年9月,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关支持服务。该签约有利于借助冬奥会平台宣传可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安徽方案。

丰原集团研发的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是以玉米等含淀粉生物质或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生物发酵乳酸提取聚合而成,具有环保、无毒、可降解等优点,可完全替代塑料制品,应对“白色污染”。付松表示:此次供应的生物可降解餐具均为聚乳酸制品,将助力北京打造“无塑”奥运。

打造环境谷形成产业链

走进位于合肥蜀山区的中国环境谷展示大厅,一批环保领域“高精尖”设备呈现在面前,被广泛用于大气污染物探测、气溶胶成分监测、化工厂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等应用领域。

近年来,被誉为“创新之都”的安徽省合肥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环境谷”,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合肥市12个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目前,中国环境谷已拥有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4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环境领域行业重点企业家,年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近55亿元。

“十三五”以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人民群众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安徽将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修复生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郑茹陶伟梁巍

实习生徐吴钒叶紫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2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