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观察昆山营造让广大台商宜居宜业

导语:年,江苏省昆山市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30多年来,昆山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家,许多台胞台属在这里工作生活。近年来,昆山从产业相融到心灵契合,打造让广大台商“宜居、宜业、包容、认同”的良好环境。

两岸交流新平台

00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比赛。资料图片

3月5日清晨6点,气温还很低。“70后”台胞张文山就出现在了周市镇华城美地小学的绿茵场上,他穿着蓝色棒垒球服,时而抬手示范,时而拍手叫好。8年来,张文山和妻子一直义务担任周市镇华城美地小学的棒垒球教练。

  

“做棒垒球教练是我的梦想,看着孩子们的进步和昆山对这项运动的支持,我感到非常开心。”张文山说,在昆山,他找到了实现梦想的平台。

  

棒垒球运动在台湾非常盛行,如今,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这项运动在昆山也流行起来。

  

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孙德聪告诉记者,为了给在昆台胞搭建更大的垒球运动平台,早在年,昆山就举办了首届慢速垒球赛。如今,这项赛事已成为大陆最具影响力的两岸慢垒赛事之一。

  

成立于年的周市两岸兄弟红翼队已参加了多次慢速垒球赛,球队的台商队员胡正顺告诉记者,建队之初,队员全是台胞。如今,队伍有一半是大陆队员。

  

“这些年,慢速垒球成了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互动的良好渠道,不仅推动了昆山垒球运动发展,形成‘两岸一家亲’的合力,也让我们台胞在一颗小小的垒球上,找到了‘精神家园’。”胡正顺说。

  

多年来,昆山搭建了一系列两岸交流平台: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与台湾的“元宵灯会”遥相呼应;成立昆山当代昆剧院,组织两岸艺术家互访交流和演出;举办了海峡两岸马拉松赛……一场场精彩的活动,一个个两岸交流的平台,不仅给台湾同胞构建了精神家园,也让两岸人民的心越走越近。

惬意生活筑港湾

00年在昆山举办的两岸少儿绘画比赛。资料图片

  

今年57岁的詹益朝来昆山已有19年,穿着笔挺的西装,他是昆山一家橡塑材料公司的老总;换上牛仔裤,他又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蛤仔煎、深坑豆腐、瓮仔鸡……在昆山随处可见的各种台湾美食,詹益朝都如数家珍。

  

“从各色台湾小吃到台湾精致料理,在昆山都能找到各种价位、口味、层次的台湾味。”詹益朝说,“只要想吃台湾味,昆山全都有。”不仅品类丰富,而且口味纯正。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詹益朝没有回台湾和妻儿团聚,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在昆山工作生活了这么久,我早就把这里看作是第二故乡了。”詹益朝说,他住的小区附近有几家超市卖台湾特产,采办年货特别方便,浓浓的家乡味极大缓解了詹益朝的思乡之情。

  

不仅仅是美食,在昆山,更让台胞们舒心的是这里的生活氛围。走进位于水乡古镇周庄的画家村,一座粉墙黛瓦、清新质朴的独栋两层复古临水建筑映入眼帘,年开馆的昆台联合画院便坐落于此,这里汇聚了两岸的名家画作,有灵秀生动的江南水乡,有枝繁叶茂的台湾森林,有壮丽恢弘的峡谷飞瀑……

  

来自台南的台胞张翠兰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坐坐。除了看画作展出,还常常参加这里举办的书画摄影艺术交流活动。张翠兰是00年跟着丈夫一起来昆山的,她酷爱国画,到了昆山后,她真正圆了自己的“国画梦”。十几年来,她一直在学国画,近几年,她又在昆山市台协会的协调下,进入了昆山书画院学习,师从昆山的书画名家。“昆山给我们台胞构筑了温馨生活氛围,让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张翠兰说。

  

如今的昆山,不仅是台胞成就事业的沃土,也是享受愉悦生活的乐园、心灵归宿栖息的港湾。

  

四季常青的绿植、错落有致的喷泉、幽静弯曲的小道……走进昆山周市镇花都社区,犹如置身于一座美丽的花园。这个社区台胞台属入住比例超过30%。为了给他们创造舒适温馨的生活氛围,花都社区每年都举办花卉节、美食节、运动节、艺术节和两岸同宗同源的各种节庆活动,在社区营造“中华大家庭、相聚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当初选择在昆山定居,就是看上了昆山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惬意的生活氛围,现在两个女儿都在昆山读书,一家人生活在这里非常美满。”家住花都社区的台胞邱志明说。

扎根奋斗显决心

00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资料图片

  

4月18日下午4点,昆山市文化馆的排练室传来了阵阵动人的歌声。推门而入,30多名来自昆山两岸合唱团的歌唱者正在演唱《昆山是我家》。

  

“《昆山是我家》是我们合唱团唱得最多的曲目之一,这首歌唱出了众多台商安家昆山的心声。”昆山两岸合唱团团长兼指挥林大毅说。年,林大毅来到昆山,如今,他不仅事业节节攀升,生活圈、朋友圈也与昆山融为了一体。

  

作为一名“新昆山人”,林大毅将子女也带到了昆山。年,林大毅的儿子结婚,按当时规定,非苏州户籍在昆需要工作满一年才能购房。这时,昆山围绕投资经贸合作、金融改革创新、社会文化交流、台胞就业创业、在昆居住生活等5方面出台“68条措施”,台胞只要在昆办理就业证就可在昆买房。

  

“‘68条措施’的出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顺利在昆山安了家。”林大毅的儿子说,两年前,他的女儿出生,如今,林家三代人都在昆山生活。

  

“现在,越来越多的台胞在昆山扎下了根。”台商宝裕房产总经理沈耀宏说,他在昆山开发了楼盘,台胞住户占了六七成。沈耀宏发现,越来越多的台商在这里有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

  

来自台湾桃园的萧世杰在昆山工作生活已有15年时间,年他的父亲在退休后回了台湾,他决定留在昆山继续创业。在昆山,他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幸福的爱情。他的妻子来自河南洛阳,如今,他们的两个孩子已经上学了。

  

孩子的出生让萧世杰更坚定了在昆山长期扎根奋斗的决心。“有小孩之后,我对昆山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更强了。”萧世杰说。不仅仅是他自己,萧世杰发现身边有很多台商子弟在昆山本地学校就读,“这意味着有众多台商家庭真正在这里扎了根。”

  

童子骑着黑水牛,农夫扛着曲辕犁,孝子背着老母亲……在位于昆山慧聚广场的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大厅里,展示着一张栩栩如生的国画《唐山过台湾》。每有客人造访,孙德聪都会领着他们来看一看。“几百年前,先辈们移民到台湾。现在,我们这些后代回到了大陆,在昆山扎了根,‘两岸一家亲’的情谊,是怎么也斩不断的。”孙德聪说。

书写两岸融合发展“新样本”

  

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它素有“小台北”之称,约10万名台胞安居乐业于斯。在落实江苏省相关政策的同时,昆山市制定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政策措施和支持企业发展0条服务举措,加大对台企等在昆企业的支持力度。

  

去年3月,昆山市发布8条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昆如意’——援企暖企行”活动则针对重点台企复工复产,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困难,现场发放“政策红包”。

  

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台办等十个部委联合出台11条助力台企发展的政策措施,总投资10.08亿元的富士康5G毫米波连接器项目随之在江苏省昆山市签约,成为“11条措施”在该省落地的首例。“富士康落户昆山已有7年,昆山具有充足的人力储备、优越的区位条件、一流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富士康加大、加快投资的信心。”富士康鸿腾集团全球运营长卢伯卿说。

  

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让台商们竖起大拇指,深耕昆山发展的动力更足了。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春意盎然。图片由昆山开发区提供

  

捧出政策“干货”、协助台商抗疫、助推台企发展,江苏省可谓诚意满满,昆台两地交流也结出累累硕果。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通过率先开展台湾职业资格比照认定、邀请台湾技能人才参加竞赛项目等方式,深化拓展两岸人才合作领域,促进昆台深度融合,为产业互惠、资源共享、就业畅行提供了有力支撑。00年是台商投资昆山30周年,已有超个台资项目落户昆山,投资总额超亿美元,注册资本超30亿美元。台资企业贡献了昆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利用外资的60%,进出口总额的70%,已成为昆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企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昆山厂区工人正在车间制造专业精密金属零部件。华雪根摄(人民视觉)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大陆首席代表颜素秋说,昆山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鲜活缩影。通过建立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和惠企政策,吸引大批台湾知名企业前来扎根。“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受到在昆山就业、创业、生活有了‘家’的温馨氛围。昆台携手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产业经济紧密合作,也深化了两岸文化融合交流。”颜素秋说。

  

昆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健宏表示,昆山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两岸人才服务全过程各环节,全力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不断拓展两岸青创园、众创空间等人才合作平台功能,以更舒心的服务、更优越的环境、更便捷的条件,让昆山成为台资台企发展壮大的集聚地、两岸人才就业创业的首选地。

  

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昆创业的台青赵宜泰感慨道,在新冠疫情暴发后,昆山市政府高效应对,逐一走访台企,统一调配防疫物资,令人印象深刻。昆山支持台企复工复产、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协助台企稳外贸拓内销等举措,更坚定了他扎根发展的决心。

  

为进一步服务台资企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台企特别是中小微台企的融资难题,昆山设立“昆台融”资金池,并通过深化“银政企”对接,创新融资服务方式,为台资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图片来自网络)

  

赵宜泰说,从着手创业、搭建技术平台到创立品牌,一路打拼,所幸得到当地政府创业导师般的一路扶持,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这说的是昆山近年通过率先开展台湾职业资格比照认定、邀请台湾技能人才参加竞赛项目等方式,拓展两岸人才合作领域,推动昆台深度融合,为产业互惠、资源共享、就业畅行保驾护航。随着近来海峡两岸(昆山)人才交流合作大会的召开,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3.0版和昆山市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包也正式发布,两岸青年“双创”再添助益。

  

昆山两岸青创园主打青年创业项目,致力于培育高新上市企业,扶持顶尖科创人才。成立5年来,累计引进多个创业项目,其中台资项目占比70%;培育13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企业总产值累计超过.5亿元。“一个品牌,两岸共创。”两岸青创园通过与两岸0多所大学缔结两岸高校联盟,深化台湾与当地高校、电电公会、台北青创协会、新竹科学园区等合作关系,组织大型交流活动等措施,累计吸引60多名台湾高端人才和多名台湾高校师生来昆交流合作,吸引60名台湾青年来园区创业、名台湾青年实习。未来,两岸青创园将按“一张蓝图、五年规划”战略,打造3.0版科创服务平台,促进两岸青年人才科创可持续发展,让两岸青创园成为台湾青年和人才来昆创业、就业和实习的第一站。

抢抓“十四五”机遇台胞大有可为

政银合作量身打造助力台企拓内销

在陆台胞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启动

来源: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网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3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