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凡的牛仔裤,你真的了解它吗

大家知道,牛仔裤是美国人发明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牛仔裤就风靡了全世界。可是你知道吗,牛仔裤的发明及传播普及历程,其情节堪称跌宕起伏,甚至在冷战时期,成功开启了美苏意识形态的“暗战”之路。

美苏冷战

年,巴伐利亚出生的干货商李维斯·施特劳斯与雷诺的裁缝雅各布·戴维斯因使用铜铆钉加固了矿工“齐腰工装裤”上的裤带而获得了专利,牛仔裤就此宣告诞生。

李维斯·施特劳斯与其牛仔裤品牌

其面料是一种蓝粗棉布,这种面料由位于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的阿莫斯克亚格纺织厂使用经美国本土靛青染色的美国种植绵生产。蓝色牛仔裤制作成本低、易清洗、耐磨损且穿着舒适。可是过去在英国人们常穿的那种工装裤也是如此,以产自印度的布料命名的粗布工作裤也是如此,为什么单单是甚至曾经发给过许多国家监狱服刑囚犯的加利福尼亚牛仔裤主宰了世界时尚呢?答案就在20世纪两大最成功的产业:电影与市场营销。

年,约翰·韦恩一改早期牛仔电影里精致流苏皮裤的装束,在电影《驿马车》里,穿上了普通牛仔裤,从这时起,电影开始发挥其对牛仔裤征服世界的推动作用。年,在电影《飞车党》里,马龙·白兰度也穿上了牛仔裤与皮装。

马龙·白兰度在电影《飞车党》剧照

年,广告主管李奥·贝纳策划了身穿牛仔服、口吸香烟的“万宝路男人”形象。

李奥·贝纳策划的香烟广告

而玛丽莲·梦露也是较早身穿牛仔服的人,在她首批模特表演照片中,就有这样一张以囚服为特色的照片。

美国女影星玛丽莲·梦露

借助电影和市场营销的成功,牛仔裤开始一路向前传播。开始时,出现在牧场工人与囚犯身上,战争时期,成为防御工人必须要穿的服装。

二战时工人身穿牛仔工作服

战后年代,为飞车党所接受。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到作家、民间歌手与流行乐队中。最终继理查得·尼克松之后的所有美国总统都公开穿着牛仔裤。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

李维斯牛仔裤的发展蔚为壮观,年时,公司售出万条牛仔裤,年时,售出了万条。从年至年,李维斯的销售额增长了10倍,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李维斯牛仔裤是少数成功的大品牌之一,其他牛仔裤品牌还包括李(Lee)牌与牧马人(Wrangler)。

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李维斯牛仔裤开始展开出口运动,证明了这些美式服装对于非美国人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对于全世界的年轻人来说,牛仔裤象征了一代人对于战后刻板服装传统风格的反叛,牛仔裤征服天下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就如同可口可乐饮料一样。

牛仔裤风靡世界

随着60年代“铁幕”降临,苏联有志在每一件产品上都做到与美国相匹敌。但看起来似乎超级简单的牛仔服装,苏联竟然始终没能仿制出来,真是非常奇怪。也许,可能苏联人认为西方人对于牛仔裤的狂热使得生活太安逸了吧。所以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比如将牛仔裤视为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帝国主义化身,苏联执法部门甚至为此创造出一个新名词:“牛仔裤犯罪”,并赋其解释“在不惜以任何手段获取牛仔布制品的欲望驱使下而发生的犯罪行为”。但正如全世界的年轻人一样,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的青少年们也迫切需要牛仔裤,因为所有人都想打扮得和所有西方帅哥一样。以至于走私和黑市开始盛行,每个年轻人都以拥有一条牛仔裤而无比骄傲。

穿牛仔裤的苏联青年

蓝色牛仔裤在冷战时期竟然同流行音乐一样,成为了西方优越性的典型象征,反过来讲,似乎也成为了苏联经济体系存在弊端的有力象征。对于美国人来说,与核弹头不同的是,它切切实实地投放到了苏联:李维斯牛仔裤于年在莫斯科首次展出,并于年再度展出。

年,法国左翼哲学家、切·格瓦拉的前战友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今天,我们回顾牛仔裤的不平凡传播历程,依笔者之见,就如同电灯、电话一样,它不应该成为意识形态竞争的工具,它只是造福人类文明、方便人们生活的一种创新和发明而已,其成果应由全人类共享。不知道各位读者,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8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