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除了小说里的莫名继承一笔遗产,能一夜暴富的就是彩票中奖,房子拆迁,公司上市了,但这些过于考验运气,眼力,能力。
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只能做梦盼着天上掉馅饼了。
可有人有钱了就是这么闲,一对英国富翁兄弟打赌,一张无法使用的钞票究竟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还是只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小纸片”。
他们俩考察的很多人,赌约的执行人应该够聪明也要够老实,还得很穷很穷。
“他们检阅着一张张经过窗前的脸。有的虽然老实,却不够聪明;有的够聪明,却不够老实;还有不少又聪明又老实的,可人穷得不彻底;等到个赤贫的,又不是外地人——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最后他们看上了亨利,亨利无衣无食那时在捞小孩子掉落在水沟里的梨。
亨利没合计到手多少钱,他先去饱餐一顿,付钱时候才发现那是一张价值W美元的百万英镑钞票。
因为这张钞票,亚当斯这样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成了贵宾,人人都因为他手里的巨款向他屈膝谄媚。
“托德真是笨蛋,是天生的傻瓜。竟然分辨不出谁是流浪汉,谁是百万富翁,把富翁全都赶出了店门。快把那身破套服脱下,拿去烧掉,先生。”
主动允许亨利的衣食住行赊账,住到奢华的旅馆内享受精心周到的服务,整个伦敦都在追捧他这位神秘的富翁,称他为“穿背心的百万富翁”。
现在的花呗和信用卡就像那张无法使用的钞票,让人可以过起赚3K花3W的生活,没办法那就是精致生活,说出去有面儿,花钱很爽,赞美很棒,只是还钱痛苦。
如果给当时的新闻当成热搜榜,亨利的热度一路从在爵士之上;到高过非王室成员的公爵和仅次于英国约克大主教之下的任何主教。
这金钱真是该死地迷人!
在一次美国大使主办的宴会上,他既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姑娘波霞,不到两分钟他们彼此相爱了,又见到过去的好友克劳德。
当克劳德对他的豪华套房啧啧啧称叹的时候,亨利恍然间悟到,“我是站在一层薄薄的泥土上,下面就是火山口。”
他拥有的一切都来自那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不实实在在是他本人所有,他不应该沉迷在这样的虚无中,他要做点事情拿到实实在在的钱。
不然他心爱的波霞,即将远离他而去。
那他做什么呢?在流落到伦敦前,亨利是旧金山一名熟练的操盘手,他精通股票交易,这是作者“煞费苦心”给他安排的“金手指”。
于是他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声望和信誉,给经营矿山陷入困境的朋友做担保招股,借力打力,空手套得真真实实的W美金。
一个月期限到后,他带着波霞自豪地去还那张无法使用的钞票,原本他硬气地拒绝了富翁兄弟提供职位的机会,得知波霞是富豪弟弟的继女后,又收回拒绝的话。
年该小说改编成电影,由一代男神格利高里·派克主演,为表现戏剧性还增加一段钞票丢失,亨利遭遇信誉危机的情节。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人们在西部发现大量金矿,全美国人都疯了,成千上万的人渴望挖到黄金一夜暴富。
就和现在的赌石一样,一刀穷一刀富。
那个时代背景下,大量文艺作品以西部牛仔和淘金作为创作灵感。
20世纪初,美国内达华州“淘金热”,一位小记者看中机会入手矿山股票,迅速脱贫致富,早早退休过上奢华的“养老”生活。
但有一天,淘金热度衰退,相关股票飞速下跌,小记者几近破产,为偿还债务,无奈重执笔杆子靠写作吃饭,成为美国批判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人。
这位小记者就是大作家——马克·吐温,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仔细看,伦敦的人们被一穷二白的亨利用一张无法使用的英镑忽悠得团团转,丑态毕现,这是马克·吐温幽默讽刺写法的第一层体现(美国人日常黑英国人)。
还有一层是因为亨利深爱波霞,对她全盘讲出了自己的来历以及那份赌约,她一直笑,仿佛笑疯了一样,当时以为是她不信亨利的话被逗笑的。
再看结尾,她是早已知道内情的人,故意接近亨利,打探他的想法,所以后面富豪兄弟对亨利满意得不行,愿意把波霞嫁给他。
这个故事背景是英国,19世纪的英国靠着海上贸易积累大量财富,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差异,人人拜金,波霞父女身处上流社会对这样情形是见惯且厌倦。
陡然看到诚实不为金钱所动,聪明又可自己创作财富的亨利,是多么清新自然不造作,当诚实聪明成为宝贵的品质,就已经是另一种讽刺。
现代小说相似的暴富文,穷小子被“馅饼”砸脸,暴富后打脸逆袭流,结识更好层次可爱漂亮的姑娘。
不过当代的暴富文过分夸张情节的爽感,极尽体现对金钱的无限崇拜,过于勾勒人性的歪曲。
这样的文章是马克吐温憎恶的“金钱万能”,那样动辄百来万字的小说和不过区区两万来字的《百万英镑》相比,大作家的功力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