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已到中年的人,对这张照片不陌生,“大眼睛”苏明娟、“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他们曾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公众视野,这3名家庭贫困但又好学的孩子,是上世纪90年代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以及“小光头”后来的人生轨迹,这些照片的作者是原《中国青年报》记者、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三个孩子的人生也因此发生巨大改变。
10月中旬,解海龙应邀参加全国摄影名家盐城采风行活动。“我当年拍摄的‘小光头’在盐城上过大学,现在无锡工作。”刚到目的地,解海龙就提出,想跟“小光头”张天义见个面。早晨6点多钟,一行人来到无锡市锡山区东亭镇一个叫金福北苑的小区。雨帘中,远远就能看到一个穿着休闲西服和牛仔裤的年轻男子打着伞。“他肯定就是张天义。”解海龙不顾外面下雨,第一个推门下车,快速走到张天义跟前,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图为解海龙与“小光头”张天义及其父母见面。“年我拍‘小光头’时,他的名字叫张传湖。照片面世后的第五年,我曾经去安徽金寨县回访过他,他的叔叔婶婶说,‘小光头’的妈妈去江苏无锡打工,一家人都跟着走了。”后来,解海龙又几次托无锡的摄影界朋友打听“小光头”的下落,但都没如愿。
“直到年,无锡报社的同行终于帮我找到了当年的‘小光头’。原来,他到无锡后,名字改成了‘张天义’。”图为张天义的母亲感激地拉着解海龙的手。
“我是盐城工学院毕业的,目前在无锡的一家科技公司担任部门经理。”32岁的张天义跟解海龙聊起了“小光头”照片带给他的变化和感动。当年,解海龙拍摄的“小光头”照片首先在《中国青年报》刊登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一位解放军同志匿名汇了元钱到张天义的学校,并且在附信中表示捐给“小光头”元,还有元捐给“小光头”的同桌男生。
解海龙在拍摄张天义的儿子。父母到无锡打工后,当地的学校了解到张天义的身份,为他和哥哥办理了借读手续,减免了兄弟俩借读费。张天义考入盐城工学院后,学校领导考虑到他家庭贫困,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每月给他元生活费,让他负责校内的卫生保洁。凭着一家人的艰辛付出和社会各界关心,张天义完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全部学业。“解叔叔的一张照片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张天义由衷感慨。
“我在无锡成了家,买了车,儿子已经5岁了。今年底,我打算买上自己的房子。”张天义说,到城里成家立业,是他小时候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路走来,他和他的家人始终怀揣感恩之心。据张天义的母亲肖志凤回忆,年,一位解放军同志匿名将元钱寄到儿子学校后,肖志凤找到老师,坚持将捐给张天义的元钱一并给了张天义的同桌张满意,因为张满意有3个姐姐,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几个月后去世,家庭情况更糟糕。
解海龙说,今年以来,他和同行几次深入山西省永和县奇奇里村,开展“中国摄影家精准扶贫枣林”认领活动,帮助65位贫困枣农脱贫致富,他是本次活动的形象大使。张天义闻讯后表示,尽自己绵薄之力反哺社会参与这项善举。图文由:周劲、范进、周晨阳提供。谢谢欣赏!